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Taxus wallichian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2秒
西藏红豆杉
Taxus wallichiana Zucc.
中国植物志>> 第7卷 >> 红豆杉科 Taxaceae >> 红豆杉属 Taxus

1.西藏红豆杉(新拟)喜马拉雅红豆杉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100:1-3

Taxus wallichiana Zucc. in Abh. Math.-Phys. Akad. Wiss. Munch. 3: 803. t. 5. 1843; Endl. Syn. Conif. 244. 1847; Carr. Traite Conif. ed. 2. 740. 1867; Orr in Notes Bot. Gard. Edinb. 19: 261. t. 258. f. 16. 1937; Melchior u. Werd. in Engler's Syllab. Pflanzenfam. 1: 341. 1954, quoad plant. Himalaya.; S. Y. Hu in Taiwania 10: 22. 1964, quoad, specim. e Wallich; Dallimore and Jsckson, rev. Harrison, Conif. and Ginkgo. ed. 4. 601. 1966. ——Taxus baccata Linn. subsp. wallchiana (Zucc.) Pilger in Engler, Pflanzenr. 18 Heft, 4 (5): 112. 1903; Hara, Fl. East. Himalaya 40. 1966.

乔木或大灌木;一年生枝绿色,干后呈淡褐黄色、金黄色或淡褐色,二、三年生枝淡褐色或红褐色;冬芽卵圆形,基部芽鳞的背部具脊,先端急尖。叶条形,较密地排列成彼此重叠的不规则两列,质地较厚,通常直,上下几等宽或上端微渐窄,先端有凸起的刺状尖头,基部两侧对称,边缘不反曲或反曲(干叶明显),上面光绿色,下面沿中脉带两侧各有一条淡黄色气孔带,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细小角质乳头状突起点。种子生于红色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,柱状矩圆形,上下等宽或上部较宽,微扁,长约6.5毫米,径4.5-5毫米, 上部两侧微有钝脊,顶端有凸起的钝尖,种脐椭圆形。

产于西藏南部海拔2500-3000米地带。阿富汗至喜马拉雅山区东段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。

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,纹理均匀,结构细致,硬度大,韧性强,干后少挠裂。为优良的建筑、桥梁、家具、器具、车辆等用材。可作产区的造林树种。

本种与云南红豆杉T. yunnanensis Cheng et L. K. Fu的区别主要在于叶条形,较密地排列成彼此重叠的不规则两列,质地较厚,上下几等宽,先端具凸起的刺状尖头,基部两侧对称;种子柱状矩圆形或上部稍宽,长约6.5毫米,径4.5-5毫米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78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卷 43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100:1-3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